2017年复试最低录取分数


院校简介

     扬州大学医学院坐落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医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立于1950年的苏北卫生学校。1958年升格为扬州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扬州医学院。1992年与在扬其他5所高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医学院是全国首批设置妇产科学专业、率先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医学院校,也是迄今在全国唯一开设临床医学皮肤性病防治专业方向的医学院校。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可招收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学校,也是卫生部性病防治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罪犯心理咨询培训基地、司法部戒毒局戒毒矫治培训基地,是江苏省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培训基地、江苏省养老护理培训基地,是本地区医药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系、临床医学系、中西医结合学系和药学系。现有专任教师124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52人,具有博士学位76人,占61%。45岁以下专任教师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6人,占92%。具有外校学缘背景教师101人,占81%。拥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以及省“双创计划”、“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科教兴卫工程”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拥有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团队1个、“新世纪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5人、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人才专项6人,生物医学创新团队获中央财政专项资助。拥有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临床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和药学教学实验中心。现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学制5年或4年。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妇产、皮肤病性病防治、麻醉与重症医学等辅修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针灸推拿辅修方向,药学专业开设临床药学辅修方向。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93名,留学生和海外学生411名,其中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MBBS项目)389人,博硕士研究生416人,从而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学院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临床医学、中药学、中医学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内、外、妇、儿、药学、预防等4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拥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1个。拥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6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院级科研机构10个,与扬州市共建科研机构1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为校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拥有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中医院等8所临床医学院,还有遍布省内外40余所教学实习医院、4个药业集团、1个药品检验所为实践教学基地。

   医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设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该杂志为全国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曾获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连续五届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奖”。学院现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医学院办学60多年来,始终以培养合格医药人才为已任,立足苏中、服务江苏、辐射全国,以“求是、求实、求新、求精”的校风和“坚苦自立”的校训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弘扬“厚德惠生、博极医源”的办学理念,打造出“基础好、实践强、吃得苦、用得上、干得好”的扬医毕业生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校友遍及海内外,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吴登云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还可以输入500 评论